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突然”落马一事,上周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10月1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刘宝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而就在落马两天前,刘宝华还在河北张家口市调研电力央企的储能示范项目。
刘宝华的落马看似有些“事出突然”,但实际上能源领域反腐一直就没停过。今年以来,已有近30名能源领域干部被查处,企业高管占比超80%。
国家能源局3虎落马
刘宝华深耕能源系统35年以上。其简历显示,从1984年1月参加工作至1998年7月,他在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部等单位工作;1998年7月至2003年3月,任国家经贸委电力司经济运营处处长、助理巡视员;2003年3月至2013年3月,任国家电监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主任。
2013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原国家能源局和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了新的国家能源局,电监会不再保留。刘宝华在是年当6月出任新的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司长(正司局长级),2014年5月调任核电司司长。
而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12月,努尔·白克力任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宝华成为其下属。2017年8月,刘宝华出任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与时任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晓林共事。2018年1月,王晓林被查,8个月后,努尔·白克力落马。12月,受贿近8000万的努尔·白克力被判无期徒刑。
而除了这3只“老虎”之外,国家能源局还有8名司局级干部被查。
2014年5月,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许永盛(正司局级)被查。2017年,许永盛因受贿被判刑13年;2014年4月,核电司原司长郝卫平被查后不久,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也被相关部门调查;2014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开以涉嫌受贿犯罪,依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原司长王骏立案侦查;2014年6月,电力司原副司长梁波因涉嫌犯受贿罪,被羁押;2014年11月,综合规划司司长俞燕山被检察机关带走。
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也有司局级干部相继被查:2019年12月,位于武汉的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薛浒被查;今年5月,位于西安的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王天才,退休5年后被查。
除了中管干部外,今年还有多个部门领导干部先后接受审查调查。吉林省能源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罗亦非能源领域重拳反腐!今年近30名官员被中纪委网站通报,国家能源局7年间3虎落马,原木里煤田管理局局长李永平,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王天才等均在列。
能源领域反腐依旧在路上。
内蒙古连查5名省管企业干部
据统计,在今年中纪委网站通报查处的近30名能源领域干部中,能源企业高管占比超过80%。这些被查处的能源企业高管涉及山西、内蒙古、四川、陕西、青海等十余个省区市。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接连查处5名省管企业干部,引发广泛关注。刚落马的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也曾在内蒙古挂职。
《中国纪检监察报》早前报道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中国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全区12个盟市中11个有煤矿,现有煤矿523处,核定产能12.8亿吨。
一段时期以来,内蒙古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集中,成为污染政治生态的最大“毒瘤”和源头。今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针对云光中、白向群、邢云、云公民等腐败案件暴露出的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纪检监察建议,提出“要对2000年以来全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全方位透视会诊”。一个月后,煤炭资源领域专项巡视启动。
这场“倒查20年”的专项巡视主要针对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盟市党组织主要领导班子、自治区主管部门(包括决策监督部门)和涉煤的国有企业展开。此后几个月,内蒙古多地政治生态问题、行业主管部门和涉煤国企存在的问题暴露,一些企业领导相继落马。如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昇旗,内蒙古煤炭地质勘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郝胜发、原总经理莫若平,内蒙古地质矿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副董事长杨永等。
中石油反腐之风继续
回顾2019年的反腐风暴,在统计的15名能源领域落马干部中,至少有6人来自中国石油。据报道,2019年以来,中国石油集团纪检监察组积极与地方纪检监察机关联合开展审查调查,已与6个省级地方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先后对8名党组管理人员、12名处级及以下干部进行审查调查。
今年,中石油的反腐斗争也没有停下脚步。1月即通报了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原总工程师朱天寿案。
而除了中石油,从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韩星三违纪违法案,再到神华包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赵洪月案,企业与当地政府协作执纪执法,提升了办案质量与效率。
能源关系国计民生。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深入推进能源领域反腐败斗争势不可挡。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给出了建议,要治理能源领域腐败问题,必须破除能源配置垄断,改革能源治理体制。
中国纪检监察报也点明,今后在能源领域国企特别是央企案件的查办中,由纪检监察组联合地方纪委监委办案的模式渐成常态。在强化惩治的纪检监察机关牢牢抓住监督这个基本职责,推动审批监管、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资料来源:共产党新闻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人民网、澎湃新闻